2023届新生入学分享会
2023届新生入学分享会
John Tao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:
首先,我非常感谢你们的班主任可以给我这个机会,来他的班级与大家一起学习、交流和探讨。
在开始今天的分享前,我斗胆猜测一下今天在座各位在听的时候可能会有这三类心态:第一类,不顾一屑型,认为我懂得比你多,你的观点我一句都不想听。第二类,虚心听取型,承认自己的能力有待提升,认为今天的分享会有一定收获。第三类,一切否认型,认为你说的都是错的,我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。
产生这些心理当然都是正常的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错,苏格拉底说过:“对于你懂的东西,你才会真正地认同。对于你不懂的东西,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。” 而什么是“懂的”东西呢?就是如康德所说的:“人类的原初设计”,也就是你的基于你的价值观所塑造的思想。
2019年的今天,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对未知的校园生活充满恐惧、期待、懊悔等等心理。恐惧新的环境,期待新的生活,懊悔自己没有去到心仪的学校等等。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也是如此,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,来到新的群体与一群素未谋面的同学、室友相处。
在入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,人的本性是警觉的,你的不安会让你放大别人的缺点,你可能看着你的上铺不洗澡感到难过,你可能闻到你旁边的下铺脚太臭太臭,总之你会觉得很多与自己不合的地方。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偏见之中,我们有出身的偏见、种族的偏见、地域的偏见、性别的偏见,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各种偏见中寻找一种平衡之道,在各种对立的利益中寻找出一种合乎中道的恰如其分。
我先自我介绍一下,我是20XX年的时候来到学校的,最早我是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,第一年的我加入了电子创新实验室参加各类比赛,随后由于一些原因,我在2021年转入了信息工程系,在班一年后加入了软件技术工作室参加各类比赛。在校期间,我加入过社团、校学生会、自管会、校卫队、创新创业协会等等组织。所以我想来这里讲讲我自己的想法和一些观点。
这些观点,是我自己4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,加上我拥有自己独立的创新创业工作室,带过三年创新创业团队,在此期间我有幸与各路领导、专家和风险投资人进行过研究和探讨。接下来我有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,可能不成熟,讲得不对,贻笑大方,但是大家姑且一听,觉得没道理,忘了就是。
第一个观点: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,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小心思上。
你觉得你能力强、学习好那就展现出来给大家看,在我在校这么长时间我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是错误的,金子是会发光,但深埋于地下没有人会去主动挖掘你,哪怕你是被一块破抹布盖住,只要没有人将这块抹布拿下,你都不会有发光的那一天。其次永远不要把心思放在研究这些小心思上,你的那些小心思只会浪费你自己的时间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觉得你的班长能力不行,不要想着用什么小手段来把他搞下去,你应该去想我需要学习什么,掌握什么,通过哪些努力去达成这个目标,从而获得竞争班长的资格。
举个例子,比如你现在想和你现在的班长进行竞争,你认为你的能力可以胜任班长这个职位,那你就去通过日常工作去体现你的能力,去获得竞选班长的资格,而不是我看这个班长不顺眼,找两个同学晚上去宿舍恐吓他,亦或是反抗班长正常管理工作,进而通过小心思把他“搞下去”。
当然,这里不是让大家不要有小心思,古语有言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第二个观点:学会向上社交,眼光要长远。
刚刚我们提到了抹布盖金子这个话题,在初入校园的时候,大家基本都是那个埋在地下的金子,但我们需要在各式各样的平台里展现自己,主动的去寻找这个揭开抹布的人,用我们通俗的讲法就是寻贵人。抓住每一个与贵人接触的机会,抓住每一个遇见贵人的机会。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光说不做假把式。举个例子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哪里寻找贵人?常见的方式有,如参加行业协会举办的活动、峰会、开放的各类大会,与各类领导产生交集,亦或是交流的机会。
日常学习、生活过程中目光要长远,我常在我工作室内部强调三个观念,第一个是未来观,要有未来的眼光,想清楚自己有什么,要什么,放弃什么,第二个观念是全局观,如何顾全大局,当你有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想法时,通过什么方式,需要学习什么去实现它。最后一个是全球观,你的眼观有多长远就能决定你做多大的事情,你的眼光看的是班级,那么就只能做一个班级的事情,眼光看的是一个市你就只能做一个市的事情,眼光看的是全球那就能做全球的事情。
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先生,以其非凡的远见和坚韧的决心,为当代商业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。他的那句名言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,为中小企业服务”,不仅勾画了一个商业的宏大愿景,而且揭示了他对于未来商业格局的深入洞察。
马云先生明白,要想为中小企业服务,单单依赖传统的商业模式是远远不够的。这触发了他创建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,以满足消费者和商家的多样化需求,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,让买与卖变得前所未有地简单。但仅有电商平台还不够,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样重要。因此,支付宝应运而生,使得数字支付成为了大众的日常选择。再后来,为了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金融需求,花呗等金融工具也相继问世,使得消费和融资都变得触手可及。
初时,阿里巴巴的服务仅局限于小范围,但随着业务的壮大和完善,它逐渐向全省、全国乃至全球扩展。这都得益于马云先生的长远眼光。他并不满足于仅是在中国市场的成功,他的目标是建立一家全球化的公司,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一创新商业模式。
最终,阿里巴巴走向了世界,成为了国际商业的巨头。这一切都证明了一个道理:有远见的眼光,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,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,也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。
第三个观点:职校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
职业学校,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,进入职校可能意味着学术道路的某种“结束”。但实际上,职校为学生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的职业和技能成长之路。是的,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,来到职校就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学习的要求,可以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,过上悠闲的日子。这种思维陷阱恰恰说明了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职校的真正价值。
当然,职校的环境确实更为宽松,没有过于严格的纪律要求,没有无休止的考试压力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对学习持有敷衍态度。因为在这里,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。如果你不珍惜在职校的时光,不去努力提高自己,那么,这段时间将会成为你人生中的一个遗憾。
第四个观点:保持阅读,养成看书的好习惯。
儿时的我,可能和你们许多人一样,认为看书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。每当家长或老师提及“读书”,那种沉闷的感觉和逃避的心情总会油然而生。在我的记忆里,书是长篇累牍的文字堆砌,是无休止的任务和考试,是被迫接受的知识填充。
然而,随着岁月的流逝,我的视角发生了变化。或许是因为生活中经历的多了,或是因为对世界的好奇心逐渐增长,我开始慢慢地认识到阅读的魅力和重要性。书籍不再是沉闷的教科书,而是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,一个了解人性、探索历史、体验文化和启迪思维的工具。我们因为无知而去阅读,而我们越阅读,我们越承认自己是无知的。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。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,这个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。
那么我们应该阅读什么书呢?卡夫卡说:“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”。我们的阅读永远不要只读自己喜欢读的,我们要读挑战我们的书籍。如果一本书不能挑战我们,我们为什么要读它?我们如何走出自己的狭隘和偏见?
第五个观点:遵纪守法,做法治之光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听到“遵纪守法”的叮嘱,这四个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口号,被反复强调而逐渐失去了它的真实含义。但其实,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,更是一种对于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的坚守。
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基石,是调解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。任何人都应当对法律产生天生的敬畏。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法定的要求,更重要的是,每一次遵守法律,都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,都是对自己和他人权益的尊重。遵纪守法并不意味着生活在严格的规条之中,无法自由呼吸。相反,真正的法治意味着每个人都在法律的庇护下享有公平和自由。当我们都能自觉地遵循这一准则,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、秩序井然。
作为年轻一代,我们更应该树立起遵纪守法的典范,成为法治的推动者和守护者。因为只有当每一个个体都尊重并维护法律时,整个社会才能够真正走向文明与进步。
罗翔老师曾说:“我一直觉得,自己所得的一切皆非所配,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,众人将不该有的荣誉投射于你。一个朋友说,一瓶饮料,便利店里卖3块钱,大饭店卖30块钱,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在的位置。但在我看来,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在于即便他处于高位,成为了30块钱的水,而他也有自知之明,能够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便利店那3块钱的水,甚至成本连3块钱都到不了。”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,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,可谓沧海一粟,微不足道。从历史长河看,不管我们拥有什么,拥有多少,拥有多久,都不过是拥有极其微小的瞬间。
生活的真谛并非在于我们追求多少成就,拥有多少物质,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、去感悟这一过程。在这条道路上,每一个观点、每一次选择,都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己的定义。登高不傲,居低不怨,保持谦卑,追寻智慧,在使命中寻找意义,对抗虚无与虚荣。
由于文章是发表在公网上,部分内容已经修改校对,学校名、人名等已隐去。